胆囊结石伴胆囊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得胆结石,为啥医生更建议切胆囊切后有啥副 [复制链接]

1#

高胆固醇、40岁以上中老年人以及常年不吃早饭的人,容易得胆结石。

一旦发作起来,患者的右腹部会出现不可名状的绞痛感,医学上称之为胆绞痛。这种疼痛常出现在进食后,尤其是油腻饮食之后。这是为何?

经历数次医院,医生常会异常坚定的建议切除胆囊。这又是为何?

胆结石:胆汁浓缩、析出结晶惹的祸

在回答上述疑问之前,我们先对胆囊有个基本认识。

胆囊紧挨着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古人形容兄弟情深,常说"肝胆相照"。不过这种密切关系不仅仅体现在它们毗邻彼此,也在于它们密切配合,完成消化脂质的使命。

肝脏作为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器官,会不断分泌胆汁。胆汁由胆固醇、胆盐、卵磷脂、钙等组成。它能使脂质变成细小颗粒,是肠道进一步消化吸收脂质、脂溶性维生素的重要帮手。

但我们吃饭却不是24小时进行的。在进餐的间隙期间,胆汁就会暂时存储在胆囊内。只在进餐后被胆囊壁挤压进入十二指肠。

若因各种原因,导致胆囊无法及时排出胆汁,胆汁就会淤积,被胆囊不断吸水浓缩。一旦到达一定程度,胆汁所含的胆固醇等物质,就容易结晶析出,形成胆结石。

这3类人,最易得胆结石

胆固醇偏高的人:胆固醇在体内代谢途径之一,就是溶解在胆汁里,通过胆道排泄到肠道。胆固醇偏高的人群,更容易患胆结石。

中老年人:胆汁内的各种成分比例,会随年龄增长发生变化。尤以胆固醇比例上升为主要特点。而胆固醇更容易在胆囊内的沉积形成结石。

常年不吃早饭的人:肝脏经过一晚上工作,胆囊内已经充满了胆汁。若早上不吃东西刺激胆囊排空,胆汁将会继续留在胆囊内被浓缩,长年累月下来就容易形成结石。

一旦有胆结石,患者常会在进餐后出现胆绞痛问题。这是因为,进食后,尤其是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后,胆囊受植物神经支配,努力排出胆汁。但是结石卡在了胆囊开口的地方,造成胆囊内压力突然增加,引起疼痛。

有胆结石,医生为什么建议直接切掉胆囊?

一听说要切除胆囊,很多人会接受不了。但以目前的治疗水平看,切除胆囊的确是胆结石更优的解决方案。

()胆结石一旦发作,不仅仅会造成剧痛,还有一些严重后果。如导致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胆管炎等。

(2)长期慢性刺激,胆囊还可能出现癌变,而胆囊癌的预后很差。

(3)胆结石发作有就有2,复发概率很高。即便本次采取保守治疗,取出了结石,缓解了症状,没隔几个月又容易再次复发。

因此,目前最近的指南建议,对于症状比较明显,如果症状比较明显,尤其是反复发生胆绞痛、胆囊炎的患者,推荐手术切除胆囊治疗。

对于一些没有症状的胆结石,最新指南建议,有以下几种情况时还是应该积极切除胆囊:

中老年胆囊结石患者;

病程长,胆囊结石病史在5年以上者;

胆囊结石患者B超提示胆囊有其他病变的患者;

胆囊结石直径大于cm;

结石位置不好的患者;

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者;

有胆囊癌家族史的患者。

切除胆囊后,这3个副作用的确存在

切除胆囊后,患者常会出现以下3个副作用。

()消化不良,腹泻腹胀

胆囊切除后,无法在进食后快速大量释放胆汁。这会导致进食后没有足够的胆汁可用,影响食物的正常消化和吸收。

切除胆囊后,油腻食物消化不良,会导致稍微吃点,就胀得不行。久而久之,就会条件反射性的厌恶油腻食物。

(2)返流性胃炎

没了胆囊存储,胆汁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容易形成反流,造成胃黏膜的损害。患者会出现胃痛、胃胀、口苦等症状。

(3)胆囊切除会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

胆囊没有了,胆汁就会直接进入肠道。在空腹状态下,胆汁容易被肠道细菌分解成有致癌作用的次级胆汁酸。

即便如此,该切还得切。医学从来都是权衡利弊的过程,综合来看,符合上述手术指征的,医生均会建议切除胆囊。

切除胆囊后的注意事项

切除胆囊后,患者尤其要注重养成规律、低脂、低热量的饮食习惯。

此外,建议每年复查胆道彩超,排除有没有胆总管结石。一般胆囊切除后,7~9年后容易出现胆总管结石,因此建议术后患者定期复查胆道彩超。

往期回顾

皮肤瘙痒,当心是肝病!皮肤瘙痒可不是皮肤病这么简单,有可能要你命!

体检时发现胆结石怎么办?记住这几点就够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