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伴胆囊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西医学治疗疾病效果优劣对比的参考意见 [复制链接]

1#

外科疾病(下)

6.胆道蛔虫病

是寄生在大小肠中的蛔虫,上行钻入胆管引起的急腹症。笔者过去经常遇见本病,因为当时生活艰苦,农民及其子女往往把番薯当成零食充饥,曾亲见他们用袖子擦了擦皮上的泥巴,张口就啃,然后吐出外皮。殊不知此物埋在泥土之中,况施肥都是人的粪便,以致外表不可避免的沾污蛔虫卵。没有将番薯洗净,特别是生食,无疑将蛔虫卵直接带入自己的腹中了。本病现在几已绝迹,可能与所有的农作物都改用化肥种植有关。但考虑到农村和边远地区仍有蛔虫,所以有必要继续加以叙述。

本病的症状特征是突然发作上腹心窝部剧烈的、像钻顶一样的疼痛,常疼得患者无法忍受,爬来爬去。没有多少时间,疼痛又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此反复发作,除非引起胆管感染发炎,体温大都正常。有时患者会吐出蛔虫,但蛔虫吐出后,疼痛常没有停止发作,可见进入胆管的蛔虫不止一条。

治疗本病,使蛔虫退出胆管从而缓解疼痛,中西医都有效果。但驱除蛔虫,必须依靠西药,中药基本不起作用。中医只限于安蛔,笔者很少见到服用苦楝根皮、使君子、槟榔、雷丸等驱虫药后排出蛔虫。《伤寒论》曾记载乌梅丸主治蚘厥,但笔者体会,乌梅丸单独使用对本病疗效并不确切,除不能杀灭蛔虫外,在缓解疼痛方面也很困难。笔者常用中药复方,如*连、广木香、枳壳、白芍、槟榔、使君子、雷丸、川楝子、延胡索,兼吞乌梅丸,腹痛消失后继服驱虫西药,收效较满意,可供参考。

7.急性胆囊炎、胆石症

急性胆囊炎或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大多与胆石症合併出现。因为胆囊发生急性炎症,一般都由细菌感染引起,如果胆囊内没有结石存在,不致影响胆汁的排泄和胆囊自洁功能,细菌侵入也就没有机会。所以临床见到的本病患者,几乎无人没有胆囊结石。

本病的表现特征是:右上腹及右胁部胀痛,疼痛常持续,并呈阵发性加剧,部分患者可向背部放射;同时多伴有发热、恶寒或寒战,以及心下痞满、恶心、嗳气、便秘或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右侧肋缘弓下腹肌紧张、有明显压痛或拒按。

本病治疗当首选西医,如果结石过大或反复发作,可考虑手术切除胆囊。中医疗效不大可靠,很难排除胆囊内的结石。虽然文献记载金钱草、海金沙、石韦、滑石等有清除结石作用,但实际仅限于胆总管、肝内胆管和尿路结石,对继发胆囊急性炎症时基本无效。医院报导,应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本病取得优异成绩。但笔者认为,必须具备中西医生协同配合、和进行严密观察的条件,否则,单独应用中药将会十分困难。

8.急性胰腺炎

本病多因胰腺的淀粉酶大量分泌,或由各种原因导致胰管堵塞,使淀粉酶不能正常排泄,从而壅滞在胰脏之内,引起腐蚀的一种急腹症。症状特征是:突发上腹持续性剧痛;疼痛的位置,大多在上腹中部略偏左侧,可向腰背放射;疼痛发生后不断加重,没有片刻减轻的时候;局部肌肉略显紧张,有压痛或反跳痛;同时多伴见恶心呕吐、脘腹痞胀等。如果血液检验淀粉酶数值明显升高,即可确诊。不过根据临床表现,只要具备超过数小时不见减轻的上腹偏左剧痛,本病诊断已可以粗定。

本病治疗,由于疼痛特别剧烈,患者首先想到都是去西医的急诊室,不会也不敢服用中药,其实这是一种错误认识。正常情况下,人们只要开始进食,胰腺就会分泌淀粉酶,排泄到十二指肠参与消化,但如果因某种情况分泌太旺,或胰管发生堵塞,该酶就不能顺利通过。而胰腺不知道外边的道路发生故障,得到有食物进入胃中的信息,就会接二连三地制造,这些液体越积越多,压力过大,同时不停地腐蚀自身组织,于是就产生了疼痛。所以急性胰腺炎的患者是绝对不能进食,甚至不可以喝水。但笔者实践体会,中药常常可以例外。因为急性胰腺炎大多辨症为热性,通过中药的清热解*、理气止痛,除非胰腺已发生坏死,一般很快即可顿挫病情,疗程比西医要短得多。

26年前,医院的一位汤教授,每月抽医院主持骨科工作。某日,笔者问同事,怎么很久没有看见汤教授?同事说汤教授早去西天了,惊得笔者目瞠口呆。经了解才知道,汤教授在买好船票准备来温的当日,突发急性胰腺炎,医院,结果不到几天就一命呜呼。笔者设想,医院是上海响当当的名牌单位,怎么对急性胰腺炎却挽救失败?就算胰腺坏死,也得有一个起码的过程,汤教授在发病之初立即住院,没有拖延躭搁,所以是否与医生的诊治方法失误有关?由此又浮想联翩,我们温州的患者,只要本地西医效果不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上海。医院设备优良、水平高超无可置疑,但并非每个医生都是三头六臂,汤教授的遭遇就是覆车之戒,值得我们深思!

9.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本病是胃/十二指肠溃疡向深部发展,穿透胃/十二指肠壁,形成一个破洞。这种情况极其严重,如不及早救治,可发生休克而危及生命。症状特征是突发上腹部持续性剧痛,可向肩背放射;常伴见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等表现;腹肌呈木板样强直,有显著压痛和反跳痛。

本病治疗,应直接送往西医急诊,中医是无能为力的。

10.肠梗阻

是指肠内容物不能正常通过、不能正常下行而产生的一种急腹症。引起发病的原因很多,有暴饮暴食、肠粘连、肠套叠、肿瘤增大、炎症弥漫等等。症状特征主要是突发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剧,常伴有呕吐、不排便、不排气等。如果梗阻的位置较高,发生在肠的上段,下面的大便仍可以排出,所以本病不是完全没有大便,只是这些通下的大便,不会使疼痛有所减轻。

本病治疗,原则上应首选西医,因为通过检查可以明确发病的原因。但倘若患者素体健康,发病之前没有慢性病变,此种情况可以选择中医治疗。回忆数年前的某天夜间,笔者睡梦中被手机铃声惊醒,原来有位亲戚突发腹痛,被医院确诊为本病,要其住院治疗,亲戚害怕手术急忙回家。笔者前往诊视,只见他疼痛剧烈,辗转不安,腹部胀满,大便秘结,一派阳明腑实之候,处方拟小承气汤合金铃子散,以莱菔子替换厚朴。结果仅服一剂,旋即大便通下,腹痛全消。后又将药物减轻,续服二剂以求巩固,全部药费不到几十元。可见这些古代老祖宗创制的治法,有时又快又好,既简单又经济,其疗效恐怕是西医想像不到的。

11.急性阑尾炎

阑尾长在盲肠旁边,形状像小虫一样,所以又叫虫样垂。它的下端没有通路,里面有管状空间,上端开口与盲肠相连。阑尾是一种免疫器官,部分保护人类的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在阑尾中生长发育,所以它参予身体的免疫活动,一直在防守我们的健康。但因它是个囊状物,与鼻腔、口腔一样,平时就有许多细菌寄生,在受寒挨冻、特别是腹部着凉时,细菌就容易乘虚而入引起感染。此外,粪便中的硬块掉进阑尾,久久不能排除,以及增生的淋巴滤泡、肿瘤等等,都有可能堵塞阑尾管道,从而导致细菌感染发生急性炎症。

本病的症状表现,开始时常呈阵发性上腹痛,或脐孔周围疼痛。如果医生不小心,容易误诊为胃肠其他疾病。在没有得到有效治疗之后,逐渐或很快转变成持续性右下腹痛。腹诊可在麦氏点(脐孔与右髂骨前上棘之间的下三分之一处),发现局部肌肉紧张、压痛和特殊的反跳痛。反跳痛是指用手按压时突然放开,患者感觉疼痛更加明显。如果阑尾化脓,而炎症又被包膜局限,可触及边界比较清楚的块状物,称为阑尾包块形成。一旦阑尾发生穿孔,会出现如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严重状况。值得指出的是,本病另有一个特征,除非口服泻下药,患者大多大便秘结,倘若大便溏薄,或大便次数增多,一般可以排除本病。

本病治疗,目前西医一经确诊,立即采取手术切除。鉴于阑尾在人体中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如果没有阑尾穿孔的前兆,最好选择保守治疗,尽可能保留阑尾。实践体会,只要没有恶寒发热、血压降低等全身*血症,保守治疗基本都可以成功。《金匮要略》中的大*牡丹汤、薏苡附子败酱散,早就替我们设立了两种治疗方案,遵循古训,融会贯通,多数能夠治愈,国内不少经验报导也都证明了这一点。

纬一智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