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伴胆囊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得了胆囊炎,是一种什么体验 [复制链接]

1#
全国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总喜欢夜半来天明去有时候天明了它也不一定会离去总会让你吃不好睡不好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在说聊斋志异中的狐仙*怪吗?NO!说的是谁得谁知道的胆囊炎啊!

今天#百科医典#就带大家揭开胆囊炎这个“小妖精”的神秘面纱,教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预防被它“骚扰”。

弱小而无助的胆囊

胆囊,看起来弱小而无助,明明也位列内脏之中,但是我们常说“心肝脾胃肾”,总是口头上将它忽略。胆囊的老家坐落在人体右侧肋骨下的肝脏后方,外观像个梨形的囊袋。

胆囊貌不惊人,却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具有储存、浓缩和排除胆汁的作用。

图片来源:百科医典首先胆囊可以收集肝脏分泌的胆汁(你没看错,胆汁是肝脏分泌的),并浓缩储存起来,胆囊的储存主要发生在夜间空腹时。

到白天,尤其是进食后,胆囊将储存的胆汁排至肠道,协助食物内脂肪消化,还能刺激其他消化液的分泌。

胆囊还能调节胆道内压,胆道梗阻引起胆道压力增高时,胆囊可以起到缓解作用。

明明是胆在折腾,胃却来“背锅”

上面说了胆囊的位置很隐藏,对于非医学专业普通人来说,无法准备判断疼痛部位对应的内脏位置,胆囊炎引发的腹痛往往被认为是胃部的问题。

另外,胆囊炎也常常在油腻饮食或者暴饮暴食之后,比如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常伴有恶心、呕吐、厌食等消化道症状,也让我们误以为是胃不舒服导致的。

图片来源:摄图网

胆囊炎主要是胆道梗阻、胆汁淤积引起的继发感染所致,导致梗阻的主要原因就是胆道结石,而反复发生的感染可以促成结石的形成,从而进一步加重胆道梗阻,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下次感觉“肚子疼”,或者自我感觉“胃不舒服”的时候,建议及时就医检查确诊,避免耽误病情。

得罪了“胆囊”,会有什么后果?

后果很严重,可能丢小命。

上海交通大医院消化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副会长袁耀宗教授,编审的百科医典疾病知识中对于其症状描述中这样说:

“急性和慢性胆囊炎症状不同,轻症者症状局限在上腹部,重症者症状可波及全身,70%胆囊炎患者毫无症状。”

慢性胆囊炎,大多在吃饱、油腻饮食后出现上腹部胀痛不舒服,而且腹痛程度会因人而异。

相对慢性胆囊炎的“温和”,急性胆囊炎脾气就暴躁很多,急性胆囊炎在疼痛剧烈时,会放射到右肩、肩胛和背部。由于急性胆囊炎发病迅速,少数严重者可能会危及生命,一旦出现上腹部阵发性绞痛时,一定不要拖延,要立即就医。

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网络上关于“得了胆囊炎是一种什么体验”的讨论中,很多人现身说法,控诉胆囊炎给自己带来的痛:

疼起来基本上不指望一觉睡到天亮,只希望少疼醒几次,感觉自己是个斗士,在无人知晓的战场整夜厮杀。

起初感觉自己可能长翅膀了,后来疼到翅膀真的要出来了。

疼到连呼吸都感觉是上天赐给你的深渊。

哪些人最容易得胆囊炎?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胆囊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任何年龄都会得。其中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多见于女性,50岁前其发病率是男性的3倍。

图片来源:pexels

另外肥胖人群;饮食不规律人群,比如经常饱一顿饥一顿;日常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人群,比如爱吃油炸食品、肥肉、动物内脏等;日常压力较大或饮食生活方式调整较大的人群都更容易得胆囊炎。

发现和预防胆囊炎,难吗?

并不难。

前面提到70%的胆囊炎患者是没有特别明显症状的,出现症状时较轻的表现为上腹部胀痛不适,严重时症状可以波及全身。

在我国,大多数患者是靠体检时腹部B超发现早期慢性胆囊炎的。所以,千万别忽略定期体检,它能帮你发现胆囊的早期病变。

图片来源:摄图网

常见的检查方法除了B超,还有胆囊造影,但首选检查方法还是B超。如果家族有胆囊结石、胆囊炎病史的话,你就要特别注意了,一定要坚持定期体检,至少半年或1年一次。

根据研究,以下的几种方式将有助于减少患胆囊炎的风险。

缓慢减重:

注意不要让体重下降过快,否则将增加患胆石症的风险。将减重的目标定在一周减0.5~1.0kg左右比较适宜。

健康饮食:

健康的饮食习惯包括营养均衡,控制食量,不要每次都吃太饱或暴饮暴食,可以少食多餐。避免进食过于油腻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肥肉等,多吃水果、蔬菜、粗粮等。

#百科医典#本期也特别邀请上海交通大医院消化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副会长袁耀宗教授,编审了百科医典疾病知识,并在百度全网上线。百度搜索“胆囊炎”即可查询。

同时,#百科医典#还邀请医院普通外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委员徐智教授,编审了百科医典等疾病知识,并在百度全网上线。百度搜索相关疾病名即可查询。

百科医典是百度百科在原医学类百科词条基础上的全面升级,于年全新打造的权威健康科普平台,依托百度大数据,携手院士、学术领*者、协会主委、学组组长等医疗健康领域顶级权威专家构建顶层内容生态,以图文、视频、长图、问答等多元形态,给用户提供权威准确、丰富全面、通俗易懂的健康科普知识,直达百度全平台。希望通过百科医典的努力,打造一个靠谱、接地气、受用户喜爱的健康科普品牌。为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提高人民健康素养而努力。

陈孝平.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文章已于修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