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有朋友和我说,以前胆囊炎发病的时候,疼的太遭罪了,现在胆囊切除了就省心了,以后再也不用担心胆囊发炎啊,结石啊啥的。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我们先来分析的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会胆囊结石,是因为你有胆囊吗?当然不是,炎症的产生和结石的形成,是由于长期的不合理饮食造成的。在切除胆囊之后,如果不注意改变饮食习惯,也就是发病的诱因还在。长此以往,炎症和结石还是会产生。没有了胆囊,炎症及结石去了哪里呢,胆管当然是结石安身首选的好地方。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结石是如何形成的?弄明白了这个问题,就找到产生结石的诱因。
1.结石的原因
胆结石与胆汁的成分比例有关系。胆汁一方面帮助脂肪在肠内的消化和吸收,同时也将某些代谢产物从肝脏排出。
在正常情况下,胆汁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保持着相对的稳定,其中大约97%是水,其余3%是内含物。这3%的内含物中包括能帮助脂肪消化和吸收的胆汁酸和胆盐,及与消化无关的肝红血球细胞的代谢产物胆红素。此外,还含有磷脂、胆固醇、钠、钾、钙、磷酸盐和碳酸盐,以及少量蛋白质等。
在异常情况下,胆汁中含有极大量的胆固醇或胆红素,超过了在胆汁中可溶解的量,就会形成以胆固醇或胆红素为主要成分的硬块,久而久之,就成为了结石。根据病人的胆汁中胆固醇和胆红素含量,可能会发生单纯的胆固醇结石或胆色素结石,也可能是两种结石同时存在。
2.胆汁中胆固醇或胆红素浓度异常的原因
第一高碳水饮食。胆固醇分为低密度胆固醇和高密度胆固醇两大类。胆固醇的合成是比较复杂的生物反应过程。由葡萄糖转化来的乙酰辅酶A,是合成胆固醇的直接原材料。当摄入碳水化合物过多时,碳水化合物在体内分解为葡萄糖的量增加,产生大量的乙酰辅酶A,刺激肝脏制造过多的极低密度胆固醇,并阻碍高密度胆固醇的合成。其后果如下:
·胆汁中极低密度胆固醇浓度过高,形成硬块,并最终形成结石。
·高密度胆固醇是肝脏制造胆汁酸的原料,当高密度胆固醇合成不足时,会导致胆汁酸量不足,对胆固醇和胆红素的溶解量下降。从而加速胆固醇和胆红素的析出形成硬块,并最终形成结石。
第二低脂肪饮食。脂肪是刺激胆囊胆汁释放和肝脏胆汁分泌的主要因素。当低脂饮食时,
·在胆囊切除前,由于缺少脂肪刺激机体释放胆囊收缩素,使得胆囊不能有力收缩排出胆汁,使部分胆汁长时间停留在胆囊中,其中的胆固醇或胆红素为主的成分凝结成硬块,形成结石。
在胆囊切除后,如果饮食习惯不变,肝脏合成的胆固醇量和代谢的胆红素量不会变化,但由于缺少消化脂肪的刺激,肝脏分泌胆汁的量会下降。能溶解胆固醇或胆红素的量自然随着下降。多余的胆固醇和胆红素会在胆管内形成硬块,并最终形成结石。
3.胆结石病人的饮食保养
综上所述,如果不找到胆囊结石形成的诱因,就无法从根本上去除导致结石的诱因。即使胆囊切除了,结石还可以在胆管里继续形成。如果您已经有胆内硬块或结石,无论胆囊切除与否,下面几点小建议,一定会对您有效控制结石的形成有帮助。
降低您日常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碳水化合物包括米饭、面食;和根茎类食物,如马铃薯,红薯等;也包括糖类,如含糖饮料等。
适当增加优质脂肪的摄入,包括肉类等。但注意控制,不能过多。
总之,在您一餐的饮食中,尽量能够做到营养均衡。
有朋友告诉我说,不吃米饭、馒头吃啥呀!不吃米饭、馒头就没有满足感!我想说的是,不是不能吃,是要少吃。
例如:主食类的米饭、面食、根茎类食物等的摄入量不要超过摄入食物总质量的四分之一。要是以前每餐吃两碗米饭,现在就改为吃一碗米饭;以前吃米饭,就着土豆片炒肉当菜。现在,吃米饭就别吃土豆了,因为两者都是碳水化合物类的食物,可以改为青菜炒肉;以前喜好喝含糖饮料的,需要逐渐减少含糖饮料的摄入量,改成用喝水代替喝饮料的习惯。保证每天肉蛋鱼奶等食物的摄入总量不能低于摄入食物总量的四分之一。如果以前你采用低脂饮食,不吃动物食品的,可以适当增加植物油摄入或增加油脂含量高的食品的摄入,如花生,核桃,牛油果等。吃动物食品的,适当增加肉类的摄入,比如可以适当吃红烧肉,但也不要超过食物摄入总量的三分之一。剩余的一半是蔬菜和水果,以前不喜欢吃蔬菜水果的,可以尝试不同种类的蔬菜水果,培养每天必有蔬菜水果的饮食习惯。这样,能有助于营养平衡,不至于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足。
最后,希望我的分享对您和您的亲朋好友有帮助,降低胆结石的风险。如果您处在胆囊结石尚不严重的阶段,希望您能在排石后保住胆囊,并通过平衡饮食的控制,不再继续有新的胆囊结石产生。如果您已经做了胆囊切除术,希望您通过平衡饮食,有效控制结石的形成,降低胆管结石的风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