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医生!
我的体检报告中写着胆囊息肉,
是不是我得了很严重的疾病?
我相信,
很多人在看到体检报告中
赫然写着“胆囊息肉”字样时,
都会内心一愣,
然后开始慌张恐惧,
于是
日夜辗转反侧,
茶饭不思。
看了今天的“胆囊息肉”相关知识
也许您就知道该怎么应对了!
什么是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lesionsofthegallbladder,PLG)亦称胆囊隆起样病变,是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样突起的一类病变的总称,包括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
胆囊息肉早期多无症状,或仅有一些非特异症状,如右上腹不适、隐痛、腹胀、纳差、嗳气等,所以往往被人们忽视的同时易造成病情延误。目前认为它是胆囊癌的诱发因素之一,因此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很有必要。
为什么会长胆囊息肉?
1、年龄:研究发现,胆囊息肉的患病年龄段在40~50岁。随着年龄增长往往伴不同程度的神经调节和代谢障碍,影响胆囊的正常排空功能,使胆汁排泄不畅,胆盐浓度增高,刺激胆囊壁引起病变。
2、性别:研究表明,在所有年龄段中,男性相比女性有更高的患病率,男女比例为3:2~11:2,这可能是因为女性体内雌激素对血脂及肝脏脂质代谢有促进及保护作用。
3、乙肝病*感染:可能是因为在急性肝炎期,胆囊壁增厚、体积变化和胆汁成分异常,使得胆囊的正常舒缩功能被破坏。
4、胆囊结石及胆囊炎:胆囊息肉虽然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但胆囊息肉往往合并有胆囊结石,原因可能与胆囊炎导致的胆汁合成分泌功能紊乱有关。
5、吸烟:吸烟能激活体内神经末端尼古丁受体,通过尼古丁受体导致胆囊排空延缓,使得胆汁潴留并刺激黏膜上皮增生及肌层增厚,进而可促进胆囊息肉的生长。
6、不规律饮食及作息:禁食、挑食致维生素C缺乏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胆囊内胆汁不能及时、有效排空,反复浓缩易形成胆囊息肉。胆囊壁血管如受到情绪及刺激性食物等刺激时可引起胆囊壁充血,进一步引起囊壁血管炎症,造成毛细血管充血水肿、阻塞,从而促进胆囊息肉的生长。
7、高脂血症:高脂血症使得胆汁中的胆固醇主动或被动转运至胆囊黏膜上皮细胞的过程增强,并沉积于胆囊黏膜固有层,进一步侵及黏膜间隙,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泡沫细胞,并在间质层及息肉内大量聚集,进而促进胆固醇样息肉的生长。
胆囊息肉病变分类有哪些?
胆囊息肉样病变在病理上分为非肿瘤与肿瘤性病变两大类。
01非肿瘤性病变
以胆固醇息肉最为多见,其次为炎症性息肉、腺瘤样增生及腺肌瘤等,其特点各异。
(1)胆固醇息肉:约占PLG的65%,主要病因是胆固醇代谢失调所引起胆固醇沉积于胆囊壁粘膜的巨噬细胞内,逐步向表面突起,促使胆囊粘膜上皮增生、肌层增厚而形成息肉。胆固醇息肉的病理特点为多发性小息肉,极少癌变。
(2)炎症性息肉:约占PLG的20%,病因为炎症长期刺激所致的一种肉芽肿,直径约5mm,为单发或多发的广基性结节,极少恶变。
(3)腺瘤样增生:为胆囊内*色质软的疣状物沉积所致,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直径约5mm,单发或多发,有癌变可能。
(4)腺肌瘤:是一种增生性疾病,主要以胆囊粘膜和肌层增生为特点,故医学上又称为腺肌增生症,胆囊腺肌症被视为癌前病变,文献报道其癌变率为3%-10%。
02肿瘤性病变
以腺瘤、血管瘤、纤维瘤、平滑肌瘤和脂肪瘤等为主。此类病变中以良性的腺瘤为主,恶性主要为胆囊癌。
(1)腺瘤:发病率很低,病变多为单发的有蒂息肉,外形可呈乳头状或非乳头状,恶变率约25%-30%。胆囊腺瘤的大小与其恶性潜能直接相关。
(2)腺癌:分为乳头型、结节型及浸润型。表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胆囊癌往往为早期。
PLG病变需要手术吗?
大多数的PLG是良性,只需要随访观察,无需手术治疗。但是因为胆囊息肉在治疗方面,目前尚无药物可以消除病变,所以手术治疗仍是主要的治疗方式。
虽然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但是必须要根据手术指征严格筛选,下面一起来看看“小大夫漫画”给我们科普的手术治疗指征吧。
总之,
对于胆囊息肉,
我们既要重视,
又不需要过多担心,
在不同的阶段采取相应的治疗即可。
专家推荐
杨鑫
中共*员,外科学博士,医院肝胆外科主治医师,医院对口支援专家。
专长:肝胆外科常见疾病的诊疗,主攻肝胆肿瘤的手术治疗及术后综合治疗和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的形成机制和治疗方案的研究。
张文
副主任医师,普外科副主任。
专长:肝胆结石、胃肠及甲状腺的手术治疗,精通腹腔镜手术。
李辉
副主任医师,肝胆外科带头人,普外科肝胆学组组长。
专长: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特别是肝胆胰脾外科腹腔镜.胆道镜手术,复杂性肝胆结石手术,肝胆肿瘤手术,胰腺和脾脏手术有较深的造诣。
审核:朱艳萍
责编:温林林
编辑:廖双华
供稿:医院肝胆外科杨鑫网络综合
关于兴医在线
兴医在线